★紡織面料四分制和十分制檢驗標準★
面料檢驗標準:直至現在為止,國際間還沒有任何認可布料檢定標準,但西歐和美國等地均有其常用十分制評法、四分制評法以控制處理布料疵點,這兩個是最常用的制度。
一.AATCC檢驗及抽樣標準
1.抽樣數量:總碼數的平方根乘以八.
2.抽箱數:總箱數的平方根.
二.四分制檢驗
該評分法主要應用于針織布料上,但亦可應用于梭織布料。「四分制」跟「+分制」的基本概念和模式非常相似,只不過是判罰疵點分數上不同而已。該評核方法跟「+分制J一樣,檢查人員跟據疵點評分標準查驗每匹布料的疵點,記錄在報告表上,并給予處罰分數,作為布料之等級評估。
1. 按疵點長度計分
1"-3"扣1分 3"-6"扣2分
6"-9"扣3分 9"以上扣4分
2.疵點的評分原則:
A,同一碼中所有經緯向的疵點扣分不超過4分.
B,破洞不問大小扣4分.
C,布邊一英寸內不扣分.
D,連續性疵點須開裁或降等外品.
E ,任何大于針孔的洞均扣4分。
F,無論經向或緯向,無論何病疵,都以看得見為原則,并按疵點評分給予正確扣分.
G,除了特殊規定(比如涂層上膠布),通常只需檢驗布的正面。
3.等級計算方法有兩種:
A,以線長度為基準計算:
100M扣分不超過50分為A級(為可接受范圍).
100M扣分超過50分為B級.(為不可接受范圍).
B,以平方碼為基準計算:
每百平方碼四十分(為可接受范圍)
總疵點評分*3600 /被查布匹實際長度*實際布匹門幅(英寸)
拒收標準:
A,一匹布疵點評分超過四十分.
B,整匹大貨的標準疵點超過20分.
C,疵點連續出現在三米或以上,不論疵點評分多少.
三.十分制檢驗
此檢定標準適用于任何纖維成份、封度和組織的梭織坯布及整理布上。由于一般買家所關心的是布料因疵點所剪掉的數量及引致的投訴,并非是疵點的娜u或成因,所以此評分法只是根據疵點的大小來評核等級。評核方法是檢查人員根據疵點評分標準查驗每匹布料的疵點,記錄在報告表上,并給處罰分數,作為布料之等級評估
1.經向疵點扣分法:
1”以下扣1分 1”——5”扣3分
5”——10”扣5分 10”——36”之間扣10分
2.緯向扣分法:
1”以下扣1分 1”——5”扣3分
5”——半門幅之間扣5分
半門幅以上上扣10分
3.疵點的評分原則:
A:同一碼中所有經緯向的疵點扣分不超過10分.
B,破洞不問大小扣10分.
C,布邊半英寸內不扣分.
D,連續性疵點須開裁或降等外品.
E ,任何大于針孔的洞均扣10分。
F,無論經向或緯向,無論何病疵,都以看得見為原則,并按疵點評分給予正確扣分.
G,除了特殊規定(比如涂層上膠布),通常只需檢驗布的正面。
四.等級計算方法
1.可接受范圍=總分數小于總碼數
2. 百碼扣分不得超過一百分
五.通常布面疵點
1.疵布表磨損點:布面由于摩擦或非正常力的作用,使布面有所損壞。
2.背面的印漬:在印花過程中,常常背面有墊布,使染布的背面有印花的痕跡。
3.橫檔:在織造過程中,造成的質量問題。
4.斜紋路:針織,梭織布,紋路不直,或非直角狀,構成斜紋路。
5.弓紗:弓經或弓緯(梭織和針織都有,往往是張力不勻引起。
6.粗紗:織造過程中由于緯紗用光而帶來的引起的粗緯或弓緯,也有其它因素引起的可能
7.斑點,粒子:當緯紗用完時,一個尾巴結入織物中,把它鉤出來在織物中留下的空檔
8.飛色:A.紗或織物顏色B.象夾著染色物一樣,引起的原因是仿紗或織造過程中的雜物和飛塵造成
9.帶色:色織物較多,梭織布的色紗經過布機時沒,織布機上留下顏色所致,會使織物花形,圖案的不全,針織布紗在導圈上留下顏色,同樣造成圖案和花形不良
10.少色:印花過程中,闊色時,由于不平直導致未在布上沾上顏色。
11.色污:印花過程中,被粘污或圖案被破壞
12.折痕:不同于織檔,它有可能貫穿于整個布面,而折痕僅僅是成品檢驗,折疊過程中折布造成很難在后道工序中把它清除掉
13.直檔:筒子布,在染色過程中的擠壓導致,布面呈現直檔
14.吊經:由于布機布面張力太大,超過正常的要求,通常斷頭引起
15.筘路:由于針和筘的關系顯示洞和少針跡
16.縮緯:無梭織機緯紗進去后缺少張力導致緯紗不平直
17.印花中的干痕:由于刮刀關系,沒有清潔好,通常留下長痕
18.少紗:織布和針織機斷紗時仍在運轉
19.飛花:長在紡紗過程中雜質等飛入導致,紗線不純
20.全橫檔(疵):邊對邊全排可見的疵點允許2-3次/100碼,如果超過3處,就視作為降等,如在6碼內出現這些疵點,應扣除這6碼數量
21.綜落下:一般織物吊綜帶斷,導致織造圖案的破壞22.孔:破損或破洞
23.少經:各種織機停經自動裝置無或失靈,導致少經時機器仍在轉
24.縮皺:未溫而皺,通常在兩頭較多,當布展開來的時候,表現出來為皺紋和波浪,有時在驗布機上驗布時,如果下面的羅拉緊一點,就會漏過這些疵點
25.混紗:纖維或紗支,差錯織入布中,布看上去有一些厚或薄,如果纖維不同成品后顏色也不同
26.針路:由于彎針引起,針的針痕,通常是垂直方向
27.針孔:后加工過程中用于定
28.印花錯位:由于印花滾筒不是同步進行,導致顏色位置不對,而錯位
29.聚漿:由于印花過程中停機,導致這一位置中的染料太多
30.皺邊:預縮過程中導致皺邊,縮邊等
31.筘路:由于筘號不符或用錯導致整個圖案的筘路
32.經路不良:針織布由于針不良,尖針,跳針導致垂直方向的經路
33.少經:針織布由于斷針,導致少針,通常有斷經自停裝置
34.折痕:布折處,經過印花機時,沒有印上去
35.背印:在印花過程中,由于印花壓力而引起下面的布反印到布上
36.松邊或長邊:布邊比布身長,導致在拉布時走布起皺和波浪狀。
37.凹凸邊:由于進出的規律,使布邊不平直,會導致兩邊拉布緊松不一、在織造時引梭的緊度也不一樣
38.緊邊:布邊的長度短于布身,引起堆布時起波紋。
39.破邊:通常情況下,布在開幅機開幅過程中拉寬布幅而導致重復性的布邊破損。
40.折邊:折布或卷布過程中,布邊自動往上或往下折,同時把它正常的卷入里面。
41.色橫檔:布的橫向明顯的色檔,也許是因為染色過程中機器的停頓或后加工機器停頓引起。
42.色變檔:指通常情況下色差,可以突發或漸漸的,這不認為是確定的色檔。
43.色檔:兩邊布或邊與中間的顏色不一樣。44.斜路:梭織或針織,經緯向不成形,導致斜紋路。
45.粗節紗:通常粗的后厚的紗或棉皮引起。
46.拼結結頭:兩塊拼在一起。
47.污點:缺色,或者由于種種原因造成的污跡等。
48.色斑(檔):由于染色過程中,色漿過多的黏附于布上,或于布本身無關,而吸漿太多所引起。
49.斜紋路:針織布緯紗斷掉而松頭導致的針織在這一區域的不規則。
50.色條痕:由于擠壓或布的折痕所引起的,在染色或后加工的過程中發生的可以明顯看的出來的條痕。
51.筘痕:由于緯紗的不良,導致鋼筘損壞,使織造過程中出現輕度或重度的條檔,這種結果會導致染色的不均勻。
52.稀緯:織造過程中少緯或打緯太輕而導致稀緯。
53.水漬:由于濕布堆放過程中,時間太長而導致的水漬色移位導致斑點。